外国间谍“跳墙”窃取机密!谨防“自由”背后
发表时间:2025年11月12日浏览量:
移动互联网时代,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已经成为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常见方式。但部分网民法律意识和风险规避意识淡薄,非法使用“电路墙”软件(俗称VPN或“梯子”)访问国外网站、注册账户、参与群聊。追求新鲜感不仅可能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风险,还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。 “自由”背后的陷阱是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。 “规避”软件通常声称可以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。但事实上,“Circuit the Wall”服务提供商或外部攻击者可以利用各种漏洞窃取用户的浏览记录、账户密码等个人隐私数据,最终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。一名用户此前使用“电路墙”软件浏览国外网站,并使用信用卡支付流量向组织收取费用。六个月后,信用卡被盗,数千美元被盗。间谍网络窃取秘密。一些“Circuit the Wall”软件受外国势力控制,甚至由外国情报间谍机构直接开发和运营。它们通过秘密植入木马病毒,强迫用户读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设备存储文件,并恢复数据。秘密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去国外参观学术论坛时,误安装了间谍机构和情报机构开发的“电路”软件。结果,他的手机和电脑被远程控制,大量机密研究数据被盗。国家安全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诱发连锁违规风险。一些网民毫无准备,极易受到误导性信息、极端思想、恶意信息的侵蚀。和政治谣言。这会导致最初的“好奇浏览”演变为“主动参与”,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受害者和共犯,从而带来连锁违法、陷入犯罪泥潭的风险。某国企员工在境外访问反华网站,观看涉华政治谣言视频并下载传播,被国安局依法逮捕。拒绝非法“爬墙”,筑牢安全屏障。互联网并不是非法场所,在互联网上“剪墙”当然行不通。使用“Circuit the Wall”软件本身就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。我们“穿墙”进入的所谓“无法无天的地区”,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,成为各种不良、错误信息的集散地。互联网用户必须严格遵守底线是,依法依规上网,自觉维护彼此网络风清气正,共同维护自身信息安全和国家利益。拒绝使用防火墙拦截软件。公民特别是公职人员要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拒绝使用防翻墙软件,坚决杜绝翻墙行为。具有真实学术和商业利益的个人和单位必须通过国家批准的合法、正规渠道进行出国访问。从未知来源下载应用程序时要小心。日常生活中,用户应从官方应用商店安装软件,警惕宣传“绕墙”、“加速上网”等功能的软件、搜索引擎和浏览器插件,不要安装或使用来源不明的应用。在互联网上养成个人健康习惯:获取信息粗糙官方媒体和正规平台,学会识别网络八卦和敏感内容,不随意浏览、评论、转发境外匿名信息。来源:“国家安全部”微信公众号

